--版面选择--
文字版
--期数选择--
第259期
第258期
第257期
第256期
第255期
第254期
第253期
第252期
第251期
第250期
第249期
第248期
第247期
第246期
第245期
第244期
第243期
第242期
第241期
第240期
第239期
第238期
第237期
第236期
第235期
第234期
第233期
第232期
第231期
第230期
第229期
第228期
第227期
第226期
第225期
第224期
第223期
第222期
第221期
第220期
第219期
第218期
第217期
第216期
第215期
第214期
第213期
第212期
第211期
第210期
第209期
第208期
第207期
第206期
第205期
第204期
第203期
第202期
第201期
第200期
第199期
第198期
第197期
第196期
第195期
第194期
第193期
第192期
第191期
第190期
第189期
第188期
第187期
第186期
第185期
第184期
第183期
第182期
第181期
第180期
第179期
第178期
第177期
第176期
第175期
第174期
第173期
第172期
第171期
第170期
第169期
第168期
第167期
第166期
第165期
第164期
第163期
第162期
第161期
第160期
第159期
第158期
第157期
第156期
第155期
第154期
第153期
第152期
第152期
第151期
第150期
第149期
第148期
第146期
第147期
第145期
第144期
第143期
第142期
第141期
第140期
第139期
第138期
第138期
第137期
第136期
第135期
第134期
第133期
第132期
第131期
第130期
第129期
第128期
民工访谈记
□ 申云丹
2014年10月25日 傍晚时分,我带着相机来到农民工在校的住所。当我走进那临时搭建的活动房时,他们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主动说我是校报记者,想采访一下你们对大学生的看法与意见。
他们很友好的笑了笑,其中有位叔叔带着厚重的贵州口音说:“大学生好好读书就行了,将来建设国家,我们能有什么看法?没有什么看法。”看着他额头、眼角的皱纹,有些乱蓬蓬的头发和嘴角噙着的笑,我有些迟疑的开口:“叔叔,你也有孩子吧,那他们多大了?”
他笑了笑说:“大的16了,高一了,小的14,初二了。”
我问:“那他们成绩好吗?想不想考大学呢?”
“就是成绩不好,喜欢逃课。”一位妇女回答,她的穿着很干净,不像是在工地上干活的样子,和她聊了会,知道刚刚那个叔叔是她的丈夫。
我笑了笑,说:“现在处于叛逆期,也正常,我当时也不喜欢上课,也逃课。只要好好引导,不做违法的事就好。”
那个阿姨的嘴角咧开了些,说:“那看来这还算正常,都不喜欢上课。”
我也笑着:“都想玩嘛,那叔叔你肯定也跟我的爸妈一样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那他们考上后你对他们有什么要求吗?或者是希望他们在大学期间做一些什么事?”
那叔叔眉头一皱:“谁知道他们考得上考不上,要是考上了就好了,那以后就轻松了,在大学里当然是要好好学,学技能,学知识,不要像我们这样出来做苦力。”说完,他的眉头皱的有些紧了,眼睛看着前方,不知是在回索着过去还是想象着未来。
我继续问:“现在大学生那么多,你觉得考大学还能满足你对孩子将来的要求吗?”
他收回思绪,看着我说:“虽然是很多,但大学出来后总比我们强啊,不用像我们这样一天那么累,钱又不多。我们也没多大要求,他自己过的可以,有份稳定的工作,够吃够用,就好了,我们又不要他负担。”
我有些不解的看着他们:“不是说养儿防老吗?你们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老来却不要他照顾,你们觉得值得吗?”
那阿姨笑了笑:“这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她很平淡的说,仿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向那对夫妻道了谢,我继续前往下一个工地,我走进木料棚,看见三五个工人在加工木料,他们看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有些不解,我主动说明了来意,一位阿姨对着我笑着说:“当时我的小儿子也去当过小记者,回来后可高兴了。”
我也笑了,说:“那阿姨您的儿子一定很优秀吧,能让您那么高兴的说起他。他今年读几年级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了,仍然笑着说:“还可以吧,也没太优秀。大的今年大五了,就在这个学校,学骨科,在实习呢;小的今年高二了,成绩还可以,也听话。”
我说:“看阿姨您笑的开心,很以他们为骄傲吧,那孩子那么优秀了,您对他们还有什么要求吗?”
她想了想,说:“也没什么要求了,他们都大了,不用管了,不饿肚子就行了。”
我有些诧异,继续问:“那您对老来有什么打算吗?希不希望孩子陪着您?”
她笑了笑,说:“哪个要他们陪啊?他们管好自己就行了,我们不用他们管,自己买保险就行了。”
我有些惊讶,问到:“您把孩子养大了,您也老了,却不要他们照顾,都说养儿防老,难道没什么怨言吗?”
她看着我说:“孩子,你还小,不懂。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当父母的,没能帮到他们,只有靠他们自己,看着他们努力的学习,我们心里就很高兴了。我们老了,可我们还是可以照顾自己的。他们有自己的抱负,我们就该支持他们,不能拖他们后腿。我们要真有什么事,他们也不会不管。”
告别他们后,我走出工棚,看着那个阿姨跟工友笑着说话,我忍不住拍了张照片,照片上她笑得很开心,我突然想到我的母亲,当初她也是这样笑着目送我离开,可她眼睛里无法克制的担忧还是落入我的眼睛。年少时无知的想离开他们越远越好,总是觉得他们阻止我要前行的脚步。可当我考上大学,他们却又笑着目送我离开,即便我要去的地方多么遥远,他们也不像以前那样阻拦。
现在才明白,当初他们那样不近人情的反对,是因为我们那时还没有力量与勇气走下去,担心我们走不下去,失去梦想后,一蹶不振,无法面对失败。而如今,当我们长大啦,他们也就放手了,让我们自己去闯。只是当初站在我们前面为我们挡风遮雨的他们,现在站在我们的身后,随时准备接住被现实打倒的我们。他们,一直以幼时教我们走路的姿势,站在身后,看着我们成长,进步。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他们是我们梦想路上的阻碍,殊不知,他们站在我们身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们。他们,成为我们追梦路上的牺牲者,从我们有了梦开始,他们就开始思念,终有一天我们要离开。不是我们为了他们而停下逐梦的脚步,而是他们用思念成全我们的梦。“子欲养而亲不待”,究竟多少人懂得这句话?
(作者系2014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
【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贵州医科大学 | 邮编:550025 | 电话:0851-8841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