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位女国医:谈允贤
 

    宋代以后,女性行医的记录渐多。特别是元明两朝,朝廷采取了医户制度,规定各户必须子袭父业。一入医户,子孙就必须世代业医。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环境的影响,女性习医者不少,但知名者并不多。甚至于有些医术颇精的女医,曾蒙朝廷征诏,但仍未留下姓名,史书上也仅以某氏称之。
    在这个年代出现了一位叫作谈允贤的女医生,她与西汉的义妁、晋代的鲍姑、宋代的张小娘子三人,被后人共同称作中国古代四位女名医。而且,谈允贤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病逝,享年96岁,她传奇的一生,也被后人改编成影视剧《女医•明妃传》。
    谈允贤生于明朝天顺5年,其祖父母都是当时名医,她自小聪慧,祖母就让她学医,就在祖母的教导下学会的精湛的医术,祖母去世前将一生所收集、编写的药方病理都传给了谈允贤。谈允贤后嫁杨姓男子为妻,婚后不久患上气血失调,就自我诊治、试药,后来生了三女和一子杨濂,每当子女有病,她都亲自为他们诊治。直至其祖母去世,她才真正在外行医。谈允贤依照祖母的嘱咐,开始为人医病。一些女性患者,患了妇科或外科疾病,不愿让男医生诊视,就纷纷来找她医治。而谈允贤的医术相当精湛,每每获得奇效。到了谈允贤50岁时,想到离梦中祖母告诉她的“汝寿七十有三”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便根据祖母传授的医理和自己的临证所得,写成了《女医杂言》一书。
    《女医杂言》共收载病案31例,是中医史上较早成书的个人医案之一。该书主要记载的是妇科病案,其中涉及性流产、经病、产后诸疾、腹中结块诸证,并记载了她对灸法十分娴熟的动用,因而又是我国古代很少见的专科医案书。《女医杂言》采用追忆的方式撰写医案,每一医案的诊治过程都很清晰,从临床治疗角度看,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非常值得后世医家参考。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贵州医科大学 | 邮编:550025 | 电话:0851-8841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