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熏烤记
□郭楚娴 

   
    小鲜肉。

    一般指年龄在12—28岁之间的性格纯良,感情经历单纯,没有太多情感经验,并且长相俊俏的男生。
    注意,开头是:“一般”。
    所以,在大学生活中,大一新生,也时常被戏称为:“小鲜肉”。
    “您的好友小鲜肉已上线,各位老腊肉请注意查收”。
    “一大波小鲜肉正在涌来,各位学长学姐请做好准备”。
    对了,也有一个说法,长得帅的叫学长,长得丑的只能叫大二的。
   

   
    我也曾是一枚小鲜肉。至少在7个月之前,我拉着行李箱器宇轩昂、昂首阔步地走进贵州医科大学这所远离繁华市区的学校时,我确实是一枚正宗的“小鲜肉”。
    小鲜肉是怎么想的呢?假期还没结束,8月份,就在新生群里看到了各专业的分班名单。在大群里各种喧嚣叫吵着集结自己班同学时,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同伙”,提前认识了现在临床D班的各位可爱的小伙伴们。
    那时还兴冲冲地和二波畅想开学后的学霸生涯。
    —“嗯,每节课都要认真听讲。”
    —“嗯,军事理论课也要好好做笔记。”
    —“嗯,每节课都要坐第一桌,要好好听讲励志奖学金。”
    “……”
    帅学长,帅同学,奖学金,是那时小鲜肉对大学生涯的全部幻想。
   

   
    嘭!气球破了。
    嘭!幻想破了。
    咱学校的学姐学长大都很热情,但是男女比例3:7也是个现实。
    也有一个现实叫“见光死”,对我的同学们,我只猜到了一半:大家都很害羞,额……然后……
    但是大学生活还得继续。这所大学有很多和想象中不太一样的地方,但它承载了我的梦想。“通知书虽小,装下梦想就好”。这所学校男女比例3:7,但其实单身汪和男女比例并没有什么关系。
    大一的课程很多,排的课程表相对于其他学校而言也比较满。课虽多,也挡不住上课开小差!前排的同学就像坚果墙,后排的同学贼笑着“产太阳”,一旦老师走下讲台,唰唰唰都是收手机的响声。大学也不像高中那样一直强调纪律和成绩。辅导员每月一次和同学们会面。班委团们主权着班上大部分的事务。作为班委,有着来自同学们的监督,也有来自老师的督查。有时候也会累。但是看到同学们对班上的事会关注,也会很开心。
    作为一名班委,我的职责是带着班上同学一起搞活动。
    “在课业和社团工作之余,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相关活动,帮助同学们从学习和工作中放松身心,解放思想,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玩的时候,稍不注意也会玩过头。
    一转眼,就到了期末。考试安排表、座位安排表、各科考试重点,全部扑面而来。“考试复习月”,“考试复习周”,“考试冲刺夜”。
    学姐学长们曾告诉我们大学会很自由,很轻松。没有人会管你。期末考试很重要。
    中国人的习惯都是读书读重点,听话听亮点。
    很自由,很轻松,没有人会管你。
    (蒙头哭)
    一千多的书费,转账汇给班长时一下子肉痛。
    十几本书,一翻开全部是空白,一下子发现痛得早了。
    于是从考试前一个月就开始恐慌。
    “考试挂科怎么办!”“拿不到奖学金就糟了!”“天儿,我好想从头再来”
    然后,学姐学长都一脸淡定地吐出宛如得道真经般的三个字:“习题集”
    呵呵,习题集还是空白我会说?
    一股脑埋进习题集,一股脑冲进图书馆。
    到了考试发卷那一刻,才突然知道那仨字的神奇:诶,这道题我做过,哈哈哈哈。
    于是乎,有习题集的考试科目都笑过。
    “那么没有习题集的科目呢?”。
    “你们聊,我先走了”。
    有惊无险,假期长眠。
   

   
    只是一个2015而已,却发生了这么多事。
    我们经历了黑色的六月高考,彩色的考后长假,纯白的鲜肉时光,惨黑的期末考试。再次踏上安顺的故土时,我才意识到已经是一名“课程很轻松,生活很自由”的大学生。
    很多人都说大学生活很自由,随便安排。但是却没说怎么安排,于是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就好像把开学第一天的日子复制粘贴。
    很多人都说大学的课程很轻松,想上就上。但却没说学了课程之后究竟能学到多少。我们从中学时代老师逐字逐句地讲解,课后各种课辅资料的“追踪答疑”,走到了大学课堂上老师上课全凭ppt,一堂课45分钟,一分钟一页。课后各种空白大脑,也无暇回忆课堂内容。
    九月到次年一月,最“伤痕累累”的就是习题集。
   

   
    短暂的寒假时光即将结束时。我和二波又有这么一段对话。
    “下学期我得多放点心在生活中了,多学点日语,多踢踢足球”
    “那上课还和真真姐坐吗?”
    “不了,打算坐后面,系解这种课再坐前面来。”
    “为嘛?”
    “系解没有习题集。”
   

   
    辅导员说,大一是整个大学生涯的开始,那些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小不适都还可以调整过来。对于临床专业的我们,其实期末考试并不止是习题集,我们也挑灯夜读。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的学风都是比较好的。至少我们有对于生命的崇敬和信仰。不会少,不会跑。从高考完选定临床专业开始,从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开始,从走进贵医这个学风严谨的校园开始,从在军训时一字一句地念着希波克拉底誓言开始,从领到白大褂开始,从第一次进入生命科学馆看到标本开始……也许我们会被大学的生活从小鲜肉“熏烤”成老腊肉,但对于医学生涯的热爱,一分也不会减。

   

    (作者系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贵州医科大学 | 邮编:550025 | 电话:0851-8841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