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促进贵州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发展
■ 张爱华教授 

    当前快速成长的中国大健康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国际资本的目光:2014年,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共完成142起跨国并购,涉及交易总规模达402亿元人民币;国内医疗健康相关企业也期望通过开拓国际资本通道,实现海外上市、并购等跨越式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国发2号文件政策的贯彻落实,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机遇千载难逢。以医药、健康管理、养老、养生、休闲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让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能够达到千亿元市值,并以此助推大扶贫战略的实现和达到与全国同步小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因此,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走符合贵州实际的国际化融合发展道路是促进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和机会。
    一、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2015年,我省出台《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六项实施计划》,明确到2017年,力争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1180亿元。
    目前,贵州大健康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潜力大,蕴藏无限商机,但发展时间短、缺乏相关发展经验,资源整合欠到位,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主要问题包括:

    (一)领军企业少、国内外市场开拓不够,医药产业整体实力有待加强。
    尽管我省现有益佰、百灵、景峰、信邦、威门等11家上市药企,但2013年仅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全国医药主营业务收入100强(排第99位)。全国目前112个中药材GAP基地,贵州只占5个。大部分企业长期只生产一两种药品,开发力量较弱,同质化倾向明显, 低水平重复生产,依赖广告促销,创新不足。目前,除了由美国信纳克医药研究公司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要求对贵州同济堂“仙灵骨葆胶囊”进行国际认证,“威门药业”的“热淋清颗粒”获得越南卫生部许可出口越南市场外,有国际影响的品牌还很少。
    (二)医疗健康服务形式单一、旅游及养生产品特色不足。
    目前,我省作为发展大健康产业服务载体之一的医疗机构,除医疗服务外,其在健康服务、保健养生、运动康体、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尚十分有限,专业特色及服务质量亦亟待加强。在养生旅游产品设计和国际声誉上与成熟的健康旅游目的地如瑞士、泰国、新加坡相比有很大差距,特色和内涵需进一步提升。近年,国内多个旅游目的地如广西、海南、成都、昆明等地相继提出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战略,并推出相应的产品,大多都打出中医药养生的旗号,相似度较高。贵州怎样更好地利用特有的“中医、苗药文化”和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特色定位、产品设计与开发,形成错位竞争和差异化竞争,是我省大健康产业能否更好更快走出国门、省门的关键所在。
    (三)具有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管理能力的人才匮乏。
    在理念上、技术上、运营上、管理上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制约我省大健康产业快速、规模化发展。
    二、推进贵州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一)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开拓国际市场。
    在大健康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中,临近的泰国、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都有着丰富的经验。2015 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创造出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是继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自由贸易区后的第三个世界级的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地域最广,惠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其预示着这一区域将成为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也为我们贵州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贵州打造以“苗药”为主题的民族特色医药医疗产业,拓展市场、走向世界的前景是乐观的。可以借鉴的例子,如广西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东盟中药材集散地,促进瑶医国际化发展;江苏省加强与东盟地区及周边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是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建设的具体范例。“昆药集团”2014年收购北京华方科泰成为全球最大的抗疟药原料药生产基地,也是全球品种最全的抗疟药品供应商。目前“昆药”的蒿甲醚原料药生产线,已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以及澳大利亚治疗商品管理局(TGA)三重国际GMP质量认证。第二个驰名商标“络泰”也已经进入越南的医保系统。不仅如此,“昆药集团”的真正目标是要做“围绕心脑血管,辐射慢病领域的国际化企业”,把大健康的理念在泰国进行推广,从养生、健康体检、药品、傣医药文化馆等各方面共同打造健康医疗。同时昆明高新区积极探索“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人才、管理、服务、设施一流的大健康产业孵化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服务云南、辐射全国及南亚、东南亚的大健康总部研发中心。在这样的布局和统筹发展中,与“大健康”有关的园区企业在政策、研发、人员、市场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大力度的扶持。
    (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打造“大山-海洋”特色健康服务业。
    东盟国家中,泰国长期以来以其旅游酒店业、航空服务业闻名于世,且泰国是东盟地区最大的健康服务出口国,已经成为亚洲医疗旅游的中心。自2004年起,由泰国政府卫生部门牵头,组合医疗服务、健康保健服务和传统草药产业三个区块,力推泰国成为“亚洲医疗旅游中心”与“亚洲健康之都(Wellness Capital of Asia)”。泰国低廉的手术价格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令它成为全球最大的求医旅游目的国。外籍病患者赴泰国接受诊疗的人数,由2003年的97万人次,提升至2010年的200万人次,给泰国带来数百亿泰铢的收入。做法与借鉴如下:
    1.健康疗养服务业:泰国医疗服务机构尤其是私立医院的发展策略,已逐渐从一般的医疗护理转为更加注重健康疗养服务,包括水疗、泰式按摩、瑜珈等,以争取更多的外国客户。泰国的SPA水疗产业目前共计有2万名专业受训合格的水疗师和泰式按摩理疗师。其中,单就泰式按摩服务部份,即为泰国政府带来高达12亿泰铢的外汇收入。我们亦可借助贵州现有的疗养机构设施和场地与泰国知名医疗集团共同创建治疗慢性病、癌症并提供疗养、康复等服务的国际化医疗中心。并借鉴其成熟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推动健康疗养产业高新化发展,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和品质提升。另外,尚可争取泰国知名医疗集团的分支机构落户贵州。如康民国际医院是亚洲首家获JCI认证的医院,如果能争取其分支机构落户贵州,意味着贵州将成为康民国际医院在中国境内的客户集聚中心,形成推广贵州健康品牌国际化的通道。
    2.旅游养生养老服务业:贵州的大山特色与泰国的海洋特色的健康养生资源互补性强,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亚洲十大养生圣地中有三个位于泰国,其中最著名的是坐落在华欣的皇家海滨的奇瓦颂健康度假村(Chiva-Som International Health Resort),该健康度假村把泰国的养生资源、已有的旅游产业(包括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和海洋旅游)以及分散的中小旅游企业整合起来,现已成为世界最富盛名的疗养胜地之一,为贵州旅游养生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泰国冬季气候温暖宜人,有众多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胜地,贵州夏季气候优势明显,可与泰国养老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客源市场;联合推介、宣传、促销, 打造以“海滨-山水”为主题的“冬到泰国、夏到贵州”的特色候鸟式养老联合体。
    (三)建立“贵州-东盟大健康产业研究及人才培训基地”,助推贵州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建议在省政府统筹和指导下,充分利用我省及国内外人力资源,建立以政府、高校、企业相关机构组成的“贵州-东盟大健康产业研究及人才培训基地”,为我省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人力资源保障。积极抢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努力拓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贵州-东盟地区百强企业合作计划、人才基地合伙人创业计划、贵州-东盟健康大数据云平台计划;同时利用好贵州各种国际开放活动机会,加强与国外特别是东盟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逐步建立起贵州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企业库、产品库、人才库、服务库和云健康数据库。
    注:本文是贵州省政府参事、我校张爱华教授结合自身研究,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向贵州省政府撰写的建议报告。
 

    (作者系我校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贵州医科大学 | 邮编:550025 | 电话:0851-8841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