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杨成兰 

    一、医学模式及其转变
    医学的发展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是指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在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时的思维和方式,也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人们对医学的总体认识。具体来说它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医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也可称医学观和方法论,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医学模式。
    在奴隶社会的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低下,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甚至感到畏惧。对于复杂人体的生命和疾病现象达不到本质的认识,只能借助于神话传说和巫术,给予超自然的解释。将疾病看作是由于鬼神作祟而产生的,由此形成了医巫不分的“神灵医学模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在希腊出现了早期哲学和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科学形式——自然哲学。把生命现象作为重要的对象进行研究,开始形成了朴素辩证整体医学观念。希波克拉底立足于从物质性、整体性上去说明生命现象和疾病,提出著名的“四体液病理学说”。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引导人们走出了宗教神学,对人体生命的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的思想,它立足于整体上去把握人体,是一种典型整体医学观。但由于认识过于笼统和粗糙,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人体生命和疾病的本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物科学的长足进步,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生物医学的时代。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采用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主要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原理说明人体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突出强调关于疾病的局部定位思想和特异性病因观念,生物医学模式使医学研究真正步入到科学的轨迹,极大地激发了医学家对疾病病因、诊断技术、药物等方面的研究热情,促进了许多医学科学领域的出现和发展。但生物医学模式片面注重于人的生物学属性而忽略了人的社会学属性,没有给疾病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留下余地;其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限制了人们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人体各方面联系以及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形而上学性。使其难以解答现代医学中出现的问题(如肿瘤、心血管疾病、身心疾病等),对现代社会的心因性疾病和心理障碍的诊断显得无能为力。
    1977年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文中指出,生物医学模式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说明,并且在它框架内没有给疾病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等因素方面留下余地。因此医学已迫切需要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指引。由此现代医学模式宣告诞生。
    二、现代医学模式形成的必然性
    现代医学模式的出现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认识能力、哲学思想、文化历史等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首先,就是近代以来出现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引发许多严重的疾病。其次,是人类疾病谱的改变。由于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造成了人们日常行为的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同时竞争的加剧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在现代疾病谱和死因谱中,占据前三位的已从原来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病变成了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再次,是人类对健康需求的提高。1946年,WHO通过的宪章开首句就写到: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第四,人口的老年化和医学发展的社会化。我国人口的老年化所带来的诸多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更是呼吁新的医学模式的指导和突破。第五,医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医学所面对的对象是具有生物和社会两重属性的人,从而决定了医学应该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因此医学必须结合人文、社会方面的因素考虑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维护,必须将人文社会科学纳入自己的系统中来。
    三、人文教育对实现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人文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其与社会、他人、自然界的关系,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医学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明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流与互补的重要性及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人格意识。人文教育主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也就是以人为本。医学人文精神,就是在临床医疗活动中通过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实践,把尊重和关爱病人(包括对病人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理念与意识付诸于行动。将生命的价值置于医学的首要地位,把维护和保障人的生命和健康作为医学的终极目标。因此要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在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的教育,其重要性在于:
首先,只有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在医学实践中医务工作者之所以难以在实践中真正贯彻执行现代医学模式,就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在走上医学这条道路时,所接受的医学教育的结构从其根本上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因此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不能再停留在理论上,必须在医学教育的实践中按照现代医学模式的思维,反思医学教育的思想,调整医学教育的结构,建设起新的医学教育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改变现行的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即由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以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的“系统整合代替学科中心,加强人文教育的医学教育新模式”。通过人文教育使医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中建构起生物医学知识与人文社会医学知识结合的合理知识结构,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含义并在医学实践中贯彻好现代医学的指导思想,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缓解我国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其次,通过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医学生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属性、理解医学的本质,增强医学生在医学实践中实现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自觉性。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视域中,医学在本质上是人学。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作为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的医学,就应该以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而具有人文精神。医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综合科学。正是在人的本质属性和医学本质的正确理解基础上,使医学生在医学方法论上将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现代医学方法在医学科学实践及医药活动中加以广泛运用,才能使现代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中得以真正贯彻。
    再次,通过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使医学生在医学实践中真正贯彻现代医学模式,建立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现阶段我国医患关系呈现比较紧张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医务工作者来说主要的还在于医生人文素质的不足而导致的医患之间沟通不畅从而缺乏信任、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缺少人文关怀所致。医务工作者与患者的沟通不足、缺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原因就在于医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为生物医学模式服务的传统医学教育。因此,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使医学生在真正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基础上调整医学实践行为,在医疗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缓解我国紧张的医患关系。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教育是医务工作者是否理解、贯彻现代医学模式、理解医学的本质从而缓解我国医患关系的关键。正是基于人文精神教育对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培养当代医学后备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构建一个以学科和人文教育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构。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医学人才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医学教育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确保二者的均衡发展。以哲学的“重点论”和“两点论”作为指导思想,使医学教育与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两手抓,并坚持两手都要硬,使医学生在现代医学的教育中将人“才”与人“性”结合起来,才能为我国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为我国建立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贵州医科大学 | 邮编:550025 | 电话:0851-8841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