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淳于衍“邪恶”的形象构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东晋时的女灸家鲍姑,她医术高明,素以医德高尚而名垂医林,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尤以治赘瘤和赘疣最为著名。
据记载,她最擅长用当地所产的红脚艾作艾绒进行灸疗,用来灸人身、灸赘瘤,一灼即能除去,可谓效如桴鼓;经她手治愈的患者非常多,称得上“活人无算”,由此被广东一带百姓尊称为“鲍仙姑”。后世为了纪念这位女医,将红脚艾称为“鲍姑艾”,并在她足迹所到之处建观立庵。据说,鲍姑曾在广东越秀山下居住,留下一屋一井,后人称此井为“鲍姑井”,又在旧址建立一座道观,称为“越冈院”,后重修后改名为“三元宫”,内仍有鲍姑殿,并有其塑像供奉。
当然,像鲍姑一样既修道,又行医的女医还有不少,特别是在唐代,如李腾空,唐朝宰相李林甫之女,虽出身富贵,但寡欲而慕仙道,于德宗年间入入庐山修道学医,摄生养性,学医炼丹,布道行医,济生救民,在人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李白赠其诗云:“羡君相门女,爱道爱神仙。素手掬秋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