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校历史概要
我校成立于1938年3月1日,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是隶属原国民政府教育部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当时正值抗战全面爆发,大量流亡学生和教师南下,刚刚建立的贵阳医学院云集了医学、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的40多位高水平教授执教贵医,学生近300人。首任院长是来自协和医学院的著名热带病学家李宗恩教授,此外,还有著名内科病学家张孝骞(时任湘雅医学院院长)、传染病学家王季午(后任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外科学家沈克非(中国外科学之父,时任中央医院院长)、生物化学家汤佩松(后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病理学家侯宝璋(时任齐鲁大学医学院院长)以及朱懋根(时任贵州省立医院院长)等一批国内外著名医学专家和教育家执教,可谓名师云集,因多数教师来自协和医学院,故当时的贵阳医学院又有“小协和”之称。他们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采用先进的国际医学教育体系,部分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开创了我省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学校以本科教育开端,建校第二年就有40余名本科学生毕业,时至1949年共培养了近千名医学本科生,为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的高等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十八年来,学校从未间断办学,以最大的奉献精神改变了贵州缺医少药的局面,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壮大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学校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2003年成为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成为3个省属重点高校之一;2009年获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15年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2、校训是什么?
学校校训为“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
3、校徽的含义是什么?
校徽外形为圆形,圆形轮廓上部为毛体弧形中文校名,中部为上绕一蛇、上端两侧有翼的杖和其上的学校创建年份“1938”,下部为两枚相交橄榄枝和弧形英文校名。如下图所示:
4、校歌是什么?
学校校歌为1940年丁晓先作词、应尚能作曲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校歌》。
5、校旗是什么样的?
校旗为长方形,长与高之比为3∶2。旗面为白色,中央印有蓝色毛体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
6、校庆日是哪天?
学校校庆日为3月1日。
7、我校办学理念、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结构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
办学理念:文化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
学校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结构定位:以医学为主,理学和社会学科协调发展,文学、工学和管理学相互支撑。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贵州,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康体魄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